原标题:中国产品走出去 外国产品引进来
跨境电商又迎来好消息。近日,国务院、商务部连发政策利好,明年1月1日起,将延续和完善实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并扩大适用范围,从而激发更大消费潜力。
刚刚过去的双十一,商品成交额和物流单数又创历史新高。在大家纷纷为中国人的购买力咋舌的同时,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构成也在发生变化,其中,通过跨境电商购买的国外产品比例在提升。与此同时,中国的物流产业,触角也早已伸向国外,诸如顺丰、菜鸟等多家物流企业,纷纷在海外布局、建立海外物流网络,其动作之大、发展之迅速令人惊叹。
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,决定延续和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政策并扩大适用范围,扩大开放更大激发消费潜力;部署推进物流枢纽布局建设,促进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。
这个过程中,我们不难发现,在当今数字时代,不仅创意、信息可以自由流通,伴随中国不断扩大开放,资本和商品的自由流通程度也在不断增强。在资本市场,国家不断放宽外汇管制,国外的资本可以越来越自由地进入中国进行投资。而较信息和资本来说,自由流通难度更大的商品,也在国与国之间悄悄活跃起来。这不仅是政策的鼓励和支持,更离不开诸如物流、跨境支付等相关产业链的不断发展和成熟。
旧时期我们把国外进口来的商品成为“舶来品”,而现在这些商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是随处可见。这不仅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信息的自由流通,也更得益于国家对经济开放的包容态度和支持力度。经济学中,产品唯有通过交换方能实现价值,可见消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。任何阻碍消费的制度都会增加交易成本,而取消阻碍消费的制度,或者促进消费的技术的出现,无疑都会降低消费过程中的交易成本,给消费者乃至整个经济体带来正的收益。
移动互联网的出现,则在不增加消费成本的基础上,通过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产业链和生产要素进行结构性调整,让消费再次成为新的经济动能。同时,互联网消费打破传统经济对商品的垄断,让技术和信息取代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要素,商品得以自由流动,消费者得以自由选择、自主消费。而当这一商品流通的范围跨越国界,形成全球商品的自由交换时,消费者将享受到更多优质商品,整个全球经济也将因此受益。这个过程中,跨境电商起到了信息和商品交换的平台作用,使中国商品可以走出去,外国商品可以引进来。如今,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,不少上市公司也开始布局跨境电商业务。现在不仅国内消费者可以轻松购买国外商品,外国人也可以通过跨境电商买到中国产的优质产品。
商品、科技、商品的导流、物流、终端报税、知识产权、安全、退款、客服等等存在于跨境商品交换中的新场景,使得跨境电商的生态链越来越丰富,甚至开始逐步颠覆传统的供应链,取消了贸易商在中间的层层加价,使商品从制造商直通消费者,使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从中受益。与此同时,笔者注意到,越来越多的中小型制造企业会依靠跨境电商平台走出去。依靠大型贸易平台打造品牌、展示商品、达成交易、完成支付、完成物流配送,完成B2B的产品和原料交易。同时,跨境平台还可以解决全球范围内商品的零售标准、关税政策、物流渠道等问题,促进商品的自由流通。
商品流通,物流先行。当前,借助资本的力量,中国的电商全球化布局速度相当快。资本的运作可以让跨境电商有更多的资金来做更多的创新;同样,资本也可以助力中国物流业迅速完成海外布局。不论是日前顺丰55亿收购DHL中国供应链,还是菜鸟近年来不断扩展的海外仓储布局,都彰显了中国物流业海外布局的魄力。同时,我们可以看到,中国现在国内仓储可以实现机器人、人工智能,从进货到出货,揽货到分销等环节的自动化运行,其人工智能系统发展水平甚至远超国外。
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强调物流体系布局的合理性、发展的高质量,并着力打破阻碍货畅其流的制度藩篱,进一步扩大物流业对外开放,鼓励包括民企、外企在内的社会资本参与物流枢纽建设运营,鼓励物流行业通过资本的力量发展壮大,密切与全球重要物流枢纽等的合作。同时,大力培育供应链物流、快递和电商物流等新模式,促进物流体系智能绿色、高效便捷发展,从而为跨境商品的流通提供有力的物流保障,使中国产品更方便走出去,外国商品更容易引进来。